内江高新区借力“枫桥经验”强化重点人员管控
近年来,内江高新区坚持把重点人员管控作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突破点,立足辖区重点地区治安状况,借力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”创建活动,积极探索创新重点人员管控方法,实现对重点人员从静态到动态、从被动到主动的管理模式转变。
一、强化领导,落实管控责任。一是紧紧依托党委政府。始终坚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重点人员管控工作,按照属地管理和“谁主管、谁负责”的原则,把重点人员管控工作纳入目标管理,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,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。二是紧紧依托村社干部。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,把村社干部也列为重点人员管控责任人,充分发挥其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、信息灵的优势,配合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化解、走访工作。三是紧紧依托治安积极分子。牢固树立“警力有限、民力无穷”的理念,发展一批治安志愿者和治安积极分子,参与到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中,通过周边人员掌握重点人员的实时动态。
二、建档核查,夯实管控基础。按照“精准管控、应列尽列”的要求,强化数据清理、摸底排查和一人一档建设,进一步夯实重点人员管控基础,严格对照列管标准,组织民辅警会同综治、司法等部门深入开展排查摸底工作,通过见面核查、走访调查、信息核对等方式,对辖区重点人员类别、身份信息等情况进行修改和变更。同时,依靠信息化手段和社会力量加强重点人员排查,对人户分离、居无定所、不知行踪、有潜在治安危害的重点人员及时进行监测,并结合重点人员涉稳经历、日常表现等逐一评估涉稳风险,及时精准在信息化平台中列管列控。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工作台账,社区民警保存稳控工作台账,方便数据的采集和更新,完善重点人口的社会关系网和基础信息,定期汇总统一归档。
三、统筹结合,提高管控效率。将重点人员管控工作与中心工作、业务工作结合起来,进一步提高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效率。一是将重点人员管控工作与平安走访、信息采集等业务工作结合起来。把重点人员走访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挂包走访范畴,通过走访与重点人员交心、交朋友,送关怀、疏心结,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服务。比如在节日期间走访辖区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、刑满释放等重点人员,为其送去节日慰问,让他们找到归属感,让一部分重点人员回归正常生活。二是把重点人员管控工作与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结合起来。特别是针对征地拆迁、邻里纠纷等问题引发的信访重点人员,通过化解矛盾纠纷焦点或者解决信访焦点问题,解决当事人的诉求。三是将重点人员管控工作与派出所例会、重点工作部署会以及重要安保维稳工作会结合起来。把重点人员的动态情况作为例会会商的重要内容,引导民警跨前一步、主动作为,通过走访谈心等方式开展稳控工作,研究分析重点人员的动态信息,在重大敏感时间节点及时报送相关情报信息。
四、打防宣教,拓展管控措施。坚持分门别类、分类施策,防范化解与依法打击两手并举,进一步理清重点人员管控策略手段。一是“防到位”,在突出涉稳群体管控方面,加强与治安、派出所、政保等部门的横向沟通,加强对楼盘业主、投资理财、涉军、涉疆等利益群体的动向防范,第一时间上门走访,了解具体诉求,问题产生原因,引导当事人理性维权。在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方面,由治安大队牵头,派出所社区民警与家属不定期进行沟通,对于情绪不稳定、症状严重的病人及时送医治疗,并与医院建立联系,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出院前通知派出所,派出所社区民警及时做好对接管理工作。二是“打到位”,坚持把打击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,特别是针对扬言极端、在信访过程聚众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,通过打击引导依法维权,组织民警和村社干部开展案例警示教育,扩大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三是教育转化到位,各部门资源共享,通过添加微信好友、微信群等方式,重点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和邪教等重点人员的教育转化,实时掌握其动态,推送法律小知识,针对年纪较大的重点人,联合其子女对其开展远程管控。